心怀龙马精神杨浦的年味“与众不同”

2024-02-22

  扑鼻的饭菜香中,长辈们忙碌的身影来回穿梭;满是佳肴的餐桌边,全家围坐,举杯言欢……年味,对大多数人来说,是团圆的喜悦,是浓得化不开的烟火色。然而对一部分人而言,“年味”是坚守、奋斗,也是担当、责任。

  云南小情侣在机场见到了热情的“接机人员”,“包机+包车”,从“家门口”到“厂门口”,实现返岗复工的“精准达”;中午时分的“限时步行街”,沿街商家陆续开门,路口的“空中卫士”随之一起“营业”,“现场秩序很不错,井井有条,在这里走走很舒心”,携伴前来散步的市民送上“五星好评”;交班、查房、讨论病例,查看产妇身体健康情况,检查新生儿,除夕只是她二十多年产科医生生涯中平常的一天;“我不走,我们在一块儿过年”,养老院内“家人的团圆”同样温馨;“十分丰盛,味道也十分好”,大学校园里的免费套餐也有“家乡味”……

  心怀龙马精神,手握“敬业福”,今天就带大家来看看人民城市新实践中“生龙活虎”的动人身影。

  云南小情侣在机场见到了热情的“接机人员”——从“家门口”到“厂门口”,返岗复工实现“精准达”

  在上海6年,云南小伙关永辉结识了同为云南人的女友。今年春节,两人一起回了老家,又一起返回上海开启新一年的生活。

  2月15日,他们抵达上海虹桥机场后,见到了热情的杨浦区人社局工作人员。“看到欢迎我们的这个仪式,挺惊讶的。接到有包机这个电话时觉得有点不可思议,因为今年机票挺贵的,确实为我们节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。”关永辉说。

  这批云南来沪务工人员的抵达,拉开了杨浦“包机+包车”输送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序幕。这次能搭上政府包机返沪,在上海工作5年的云南丽江姑娘杨蕾同样感到惊喜,她对未来充满期待:“很方便,也让我们异乡人感受到了上海人的满满热情,希望今年在上海的工作生活一切顺利。”

  记者了解到,考虑到春节后上海部分企业用工需求旺盛,且春节期间航司运力紧张,杨浦区人社局提前谋划、提前启动本次包机工作;紧锣密鼓开展来沪就业情况调查,排摸统计新增及返岗劳动力情况,尽早锁定航班和机票;同时协调两地汽车租赁公司,为返岗提供交通保障,帮助对口协作地区务工人员实现“点对点”“组团式”来沪就业。

  2023年,区人社局多次赴滇调研劳务协作重点难点与解决措施,推进劳务协作提质增效,全年对口协作地区农村劳动力、脱贫劳动力转移来沪就业完成率分别达766.82%和320%。

  这次除了关永辉、杨蕾这样的“熟人”,也有不少人是第一次来沪就业,比如纳西族姑娘和新媛,就是在杨浦、云南两地人社部门的牵线搭桥下,在上海找到了对自己最合适的工作。

  “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来说,技能是最重要的。接下来,我们将继续在技能提升、权益维护等方面做好服务。”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  下一步,区人社局将持续促进中西部劳务协作、架起企业与务工人员“双向奔赴”的桥梁——重点推动“八大专项服务”落实落地,实施“稳岗用工服务”,推动政策精准直达,帮企业实现稳定运转、健康发展;聚焦留沪务工人员,实施“暖心帮扶服务”,以免费观影、发放春节礼包等多种形式“送温暖”;实施“权益维护服务”,扎实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,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及时足额拿到应得工资报酬,多措并举推进“劳动维权+就业帮扶”闭环服务。

  市民王先生家住大学路附近,大学路“限时步行街”“开街”后的首个农历新年是怎样的景象,“近水楼台先得月”的王先生自然不会错过。

  2月13日中午,王先生携伴前来散步,“今天就想来逛一圈,散散步、吃个饭。本来担心春节期间人多,没想到现场秩序很不错,井井有条,在这里走走很舒心。”王先生笑着说。

  沿街商家陆续开门,大学路智星路路口的一架无人机也随之起航,这是杨浦警方近年来启用的电子巡查,视线广、视距远、精度高,无人机就像一位“空中巡查员”,“俯瞰”全路段的流量情况,遇堵则疏,帮助动态调整勤务人员。

  节假日期间,杨浦交警支队将无人机纳入常态化巡管计划,每天对大学路及五角场周边道路开展巡查。同时,杨浦交警支队也足额配备街面执勤警力,与无人机开展“地空联动”,全力保障道路畅通。

  记者注意到,除了现场“放飞”,杨浦还实现了远程调配无人机。工作人员只要在大学路操作设备,就有无人机从新江湾城机库飞来,仅耗时5分钟。“配置机库后,我们就能够最终靠远程的方式,起降无人机。”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交警支队勤务路设大队副指挥长柳成杰表示,“无人机的优点是我们不但可以通过公共视频了解单一路口的情况,还能够借助无人机获得一个更加完整的路况路网视野,以便出现紧急状况时,更加快速地采取应对措施。”

  “灭火器要摆放在醒目位置”“消防通道一定要保持畅通”……大学路的另一头,五角场派出所民警正对大学路沿街商户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,重点检查店内是否按要求摆放灭火器材、是否堆放易燃易爆物品等,并督促商家与物业落实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管理措施。

  此外,春节期间,位于大学路智星路路口的“平安屋”“24小时不打烊”,集聚了民警、保安、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。“大家有任何困难,都可以到‘平安屋’寻求帮助。‘平安屋’的工作人员也会随时来到街面开展隐患排查,为大家的安全保驾护航。”五角场派出所民警殷超说。

  大学路自去年5月开放“限时步行街”以来,人气一路飙升,杨浦警方严格落实“一点一方案”工作要求,为大学路“量身定制”了“科技+人力”的精细化管理模式,红蓝警灯在街头巷尾闪烁,为市民游客以及商户带来了看得见的“安全感”。

  责任与爱心“全年无休”——她怀抱“新生的喜悦”,他“撸袖”送上生命的希望

  “这个女孩在宫内发育迟缓,羊水过少……要严密观察病情……”2月9日,杨浦区中心医院的产科新生儿室里,交班、查房、讨论病例,查看产妇身体健康情况,检查新生儿,一切都和平时一样,对于产科副主任马丽山来说,除夕只是她二十多年产科医生生涯中平常的一天。“坚守在一线的我们,首当其冲要做的就是站好每一班岗。”马丽山说。

  马丽山的丈夫也是一名产科医生,分开过年是马丽山夫妇的常态,“虽然除夕不能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,但能够守护我们孕产妇的安全,看着她们抱着宝宝的温馨场景,我们心里也是满满的幸福。”

  春节期间,“马丽山们”的默默坚守,为更多家庭带来了新生的喜悦;而爱心“全年无休”的普通市民,同样为更多人送上了生命的希望。

  55岁的徐伟是一位“献血积极分子”,几乎年年都会献十几次血,有时还会把20次的“指标”提前用完。

  2月11日上午,徐伟身着“新年红”,来到上海市血液中心翔殷献血点(哔哩哔哩主题献血屋)捐献成分血,“过年的时候来献血更加有意义。”

  比起献全血,献成分血要消耗更多时间,每次近2小时,但献血间隔更短,只要2周,全年最多可以献20次。“因为想帮助更多的人,我选择献成分血。我感觉对身体没什么影响,就像打了一针一样。”徐伟告诉记者。

  “巡查不能缺人,我就不回了”——日复一日的救助巡查中,他成了杨浦“活地图”

  流浪露宿人员老王(化名)爱住桥洞,去年年底离开了杨浦。“人没回来,东西还在!这里有被子、衣服、坐垫……”2月的一天下午,江湾城路的纬二河桥洞下,杨浦区救助管理站的救助队员们穿梭其中,正在开展重点巡查,寻找老王。老王不见了,队员们一直放心不下,这样的寻找已经进行了多次。空空的床铺、餐盒,代表老王未曾回来过,大家只好重新上了路。

  春节是团圆的日子,对区救助管理站驾驶员“老刘”来说,却是坚守岗位的日子。队员们口中的“老刘”,全名刘文龙,江苏南通人,在救助站巡查组工作已近十年,堪称杨浦“活地图”。哪个街口曾出现过流浪露宿人员、哪些地方需要定期巡查,他“门儿清”。“开车速度要慢、状态要稳,看到路边流浪露宿人员就马上停下来……”刘文龙掰着手指向记者介绍杨浦有哪些医院、商圈、高架桥、空地,每每巡查时,他们总会多多留意。

  救助队员们每次出发都是一个团队,开车、寻人、联络等事务都要分工合作。这让他们在日常工作中,逐渐成了一个温暖的“大家庭”。因自己是组内为数不多会开车的“老法师”,刘文龙决定今年不回老家过年,保障街面安全。“说不想家,是假的,谁不想回家?但我们巡查组里会开车的不多,巡查不能缺人,我就不回了,让那些年轻孩子回吧。”刘文龙说。

  今年春节期间,杨浦区救助管理站每天安排巡查组开展街面巡查,并在夜间设置应急组随时待命。除夕夜,值守的工作人员还与站内流浪露宿人员一起吃年夜饭。

  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胡求军表示,春节期间有部分受助人员滞留在站,除了吃年夜饭外,工作人员还邀请他们参与站内迎新活动,写春联、挂灯笼、猜灯谜,共同庆祝新春佳节。